找到相关内容342篇,用时8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你心里有桥吗?(1)

    宣扬唯心主义,大谈玄妙高深的理论,不能与实际人生相结合,空谈无补。"  "好人没得好报,恶人却福寿双全,所以因果规律并不可信,其实质就是宿命论,无非是劝人为善而已。"  "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不可能有...规律活泼泼贯穿于一切事理,绝不是庸俗的宿命论。现在是过去的果,同时又是未来的因,业因既然随时变迁,果报自然也是随时转变。我们可以凭后天的努力或借助诸佛菩萨的大悲愿力来弥补先天的缺憾。依佛法修行,可转变...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2945661.html
  • 缘起论之教育意义

    建设,便是伦理道德的提升,便是社会的净化。自律与法律互补,则国家安定和谐,人人自在安乐。  佛门常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人便以为这是宿命论。其实不然。讲因果报应,正是为了改造命运。因为,所谓命运,...

    张跃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4245934.html
  • 《大智度论》的十善道之概观

    能随著善业力的牵引往生天上。若生人中,亦得长寿、不增爱欲、嗔恚、愚痴等善业果报。由于众生善业多修习故,渐习以成性,若生天上人间亦得善业等乐果。[9] 但是佛教的业力观,是不同于宿命论及尊祐论者,众生的...

    释悟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0845984.html
  • 唐代士人的“始儒终佛”

    天地以生”,“吉凶祸福,亦因人而有,若一之于命,其蔽已甚”,阐扬孔子的“穷之有命,通之有时”,反对宿命论。到了晚年,萧瑀的积极处世态度发生变化。导因是在贞观朝廷之上,他这位先朝贵胤同新朝君臣,多次龃龉...

    张 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946118.html
  • 慈悲喜舍的寂乐

    世间的苦难!今天有地方发生地震,有地方发生水灾,或有地方发生火灾,它也是有一定的数。讲一定的数,不是宿命论,而是说已经发生的事,它会有一定发生的比率。但是这个比率是会变的,会随着人的心而变,会随着人类的...

    大卿 弘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247518.html
  • 由三乘施设论菩萨正性离生——以大般若经第二会为中心

    与须陀洹的修为果德予以表征。至于贯穿随信行、随法行、与须陀洹这三类圣者最首要的特征,可以说即表现在“决定”(niyata,niyaama; 或译“离生”) 一词。这儿所谓决定,毫无宿命论或神祐说的意味...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448125.html
  • 佛教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什么

    ,守护从解脱,又复善摄威仪礼节,见纤介罪常怀畏怖,受持学戒。(《大正藏》第1卷第551页下)   这样,佛教给中国输入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从积极方面说,就是改变了那种天命观和自然观的宿命论,鼓励人们依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4749280.html
  • 略论文殊法门的圆顿与渐次

    就是说一个道理:因果业报。如是因缘,如是业报。这是客观的现实,也是调伏刚强众生苦切之言。但是讲因果业报,不能讲得太死,否则就成了机械的宿命论。因果业报无论如何开展,它本身毕竟是缘起法,缘起法是无自性的...

    游祥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5649299.html
  • 佛教“业”思想与儒家伦理学

    尽管佛教与儒家存在著对于“善之所以为善”的矛盾见解[45],以“业”为中心的佛教伦理学仍然在两方面给予儒家伦理学以启发。  首先,是佛教伦理学对于行为结果的重视。  释迦牟尼主张因果业报之说,把宿命论、...

    张善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4449841.html
  •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三十)

    提供伦理、道德、法制的立论支持,而伦理、道德、法制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至于行善就更加无法提供智力支持,以至于道德沦丧成为如今普遍感慨。  对人死永灭论、上帝造物造人、灵魂不死、唯宿命论、星宿星相说,...

    思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1849931.html